摘要:
刘家峡水电站是我国自行勘测设计、制造设备、施工安装、调试管理的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,位于甘肃省境内的黄河干流上,创造了混凝土重力坝最高、单机容量最大、电压等级最高、输电距离最长等多个第一的纪录,是新中国水电事业的标志性工程。刘家峡水电站先后获全国水电工程优秀设计奖、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、国家银质奖工程等多项殊荣。2009年,刘家峡水电站入选“新中国百项重大建设经典工程”。
“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!”1952年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,发出了治理黄河的伟大号召。在毛泽东、周恩来、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,1958年9月,数万名建设者从祖国四面八方汇聚于刘家峡,发扬“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”的大无畏精神,克服机械设备不足、技术手段落后、生活条件艰苦等诸多困难,建成了刘家峡水电站。1969年4月1日,电站第一台机组正式发电,中国人民治理黄河水害、开发黄河水利资源的伟大事业迈出了关键一步。
刘家峡水电站是一个兼有发电、防洪、防凌、灌溉、养殖、航运、供水等综合利用价值的大型水利枢纽,有力地促进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、生态效益的提高。截至2020年10月31日,刘家峡水电站实现连续安全生产7039天,累计发电2498亿千瓦时。51年来,刘家峡水电站充分发挥水库巨大的防洪、防凌功能,有效调控水库出库流量,为黄河的安澜作出重大贡献。1981年、2012年、2018年、2019年和2020年,面对多年不遇的黄河汛情,刘家峡水电站成功调节流域多次洪峰,保障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安全度汛。每年凌汛期,刘家峡水电站的出库水量控制在350立方米每秒以下,有效地防止了黄河下游宁夏、内蒙古1700公里地段的冰凌壅塞之灾。51年来,刘家峡水库惠泽了黄河中下游的广袤大地,为这些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生活提供珍贵的生命之水。每年4月、10月为甘肃、宁夏、内蒙古地区农业春灌、冬灌补水8亿~ 12亿立方米,粮食单产量大幅度提高,进一步增加了农民收入,有力促进了当地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。
九曲黄河一泻千里,奔向大海,刘家峡水电站这颗母亲河上的璀璨明珠必将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!